别名:纽约巴别塔(港) / 杰克逊高地
上映时间:2015-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6-03-23(法国)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在杰克逊高地原名:In Jackson Heights,又名纽约巴别塔(港)、杰克逊高地
Jackson Heights, Queens is one of the most culturally diverse communities in the US where 167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JACKSON HEIGHTS explores the conflict between maintaining ties to old traditions and adapting to American values.
私享史 2019-10-17
杰克逊高地占地仅4.5平方公里,号称是美国最具文化多样性的社区之一。怀斯曼分别记录了这里的拉丁裔、南亚裔、中亚裔、欧裔、犹太裔,包括他们各具特色的宗教仪式,还有纽约除***之外最大的LGBTQ群体构成了一条叙事主线。印象深刻的片段包括:市议员办公室的接线员答复鸡零狗碎的投诉、偷渡来的拉丁裔大妈讲述女儿偷渡差点死掉的神奇经历、做小生意的拉丁裔大叔用非常浅白的表达给大家科普什么是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世界杯哥伦比亚队胜利后全社区躁动、98岁的欧裔老**吐槽自己活得无聊、几位显然很有教养的欧裔老阿姨织毛衣聊八卦、***吧夜生活。本来还有一条线是关于拉丁裔小商户****大财团的,但是怀斯曼作为“墙上的苍蝇”,按既定计划拍满几个星期就飞走了,全片到**日那天戛然而止,也不知道他们的**是否成功。
sheepfield 2015-10-07
只关注现成话题,不丰富也不鲜活-10/04/15 at FilmLinc
Peter Cat 2016-04-21
非常表面化对多样性社群泛泛、重复、程式化且冗长勾画,貌似不介入客观性的观察视角,其实只廉价等同于一张去纽约的机票,这种仅仅只依赖于取材对象选择更揭示出的“(伪)真实”,只是表象和故纸堆里乏味“史料”。
toska 2016-04-09
为什么一个小时足以表达的片子搞了三个小时多…对话基本没剪胆量太大😪
Bébé豆儿儿儿 2018-06-25
一首纽约城市颂歌,一堂微观**社会普及课,一部剖面展现全美最多样性街区的人类学地方志。扣一分在叙事结构显的平面了。
如 2015-10-05
作为Jackson Heights的居民必须五星!谢谢怀斯曼的记录!原来我生活在全世界人种最丰富的社区;这里很可能是我这辈子生活过的最有趣最有community感的地方了~虽然我心中的这里更多的是1刀的咖啡酥油茶2刀的dim sum和beef taco,3刀的cream cheese bagel,5刀的beef momo,7刀的烩面炒饭pad see ew...
Muyan 2016-03-27
0319 在这样一个电影**里(就像之前和之后的**一样),“避免”某些东西成为了一种可贵的品质
持人的摄影机 2021-03-12
7.0/10。展示Jackson Heights,这个说着167种语言的世界上最多元化的社区之一,的日常生活与烦恼。牵扯的少数族群包括LGBT、西语社区、老***、***、南亚裔、**裔,话题上除了一些日常还包括加入国籍、(拉丁)小企业主抱怨社区中产化、偷渡、歧视、***吧夜生活等等。总体上来说电影还是聚焦于LGBT和西语社区,其他的族群最多就是惊鸿一瞥(尤其是亚裔,其中**裔篇幅最少)。 视听特点上典型的直接电影,无配乐、无淡入淡出(而是直接转场)、无旁白,人们表现的仿佛摄影机不在场。很多场景有大量对话,也是电影时间这么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Woodring 2016-04-04
比上两部平易近人,三小时挺津津有味的~不过感觉相比上两部单薄了些,而且这次立场坐得好定,总觉得有减分。。。以及,为啥我今年电影节一直一直一直在看人杀鸡。。。。
** 2015-10-14
怀斯曼的直接电影这次瞄准了纽约居民种族最繁多的Jackson Heights, 看似保持距离的旁观视角其实充满了自己的态度,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