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原名:Eroica,又名Heroism。1958年剧情、喜剧类型片,创作于波兰地区,具有波兰语、德语语言版本。由安杰伊·蒙克执导,并由耶日·斯特凡·斯塔文斯基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博古米尔·科别拉、Tadeusz Lomnicki、Edward Dziewonski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58-01-04公映。
第一段:华沙**期间,被**们称为“**”的**维奇(Edward Dziewonski 饰)在德军轰炸中参加志愿兵训练,却因畏惧炮火跑回家中。一名匈牙利中尉奉命驻扎在他的家里,且与妻子关系**。当得知匈牙利**有意支持华沙**,**维奇开始在**军和匈牙利人之间穿针引线,他摆脱德军哨卡抵达**军营地时却被当做间谍看押,获释后的**维奇喝的酩酊大醉,在炮火连天的**上游荡…… 第二段:德军俘虏营中,又一批波兰军官被送至此处关押。其中扎克上尉为人孤僻,营房内的木箱是他栖身的所在,相对被视为英雄的逃狱军官,扎克个人主义的观点饱受争议,终于在一次放风时,扎克选择了逃跑……
sanyo 2021-04-28
#2021波兰电影大师展# 虽然无缘观看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但影展安排了大师蒙克这部同年上映时间线也正好发生在波兰**失败之后的作品作为压轴戏,用心良苦。看完只想说,喜剧的本质是悲剧被蒙克充分发挥,荒诞不经难掩愤世嫉俗,欢笑背后是极突兀的荒凉。今年的波兰大师展和去年的匈牙利大师展极富启发性。
胤祥 2012-11-16
以音乐曲式来结构电影(很上等有木有!)。第一段谐谑曲搞成一个喜剧(简直就是[虎口脱险]),第二段则做成黑色幽默和对“英雄传说”的解构(这个太深刻了,搁58年简直是超前)。影片广泛使用景深镜头。第二段的大全景让人印象深刻。
月球漫舞者 2014-02-08
NY 82. 四星半。两个故事都是对英雄主义的解构,但是采取两种不同的“变奏”,第一段通过以为找到自我价值实现机会的逃兵,带出华沙**的浮世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第二段则是把“成功逃走的英雄”作为一个“从来不出现的****体上),利用悬疑小说的手法勾勒战俘营的悲剧。大全景与线条
放大的夜遇 2021-04-11
要我就换,要你们管,一波三折是走窄还是走宽,应急通道哪里能兰梦回梦断,寒光透析长风供暖,拧紧而biu出柠檬酸,拧松而jio来团团转,上一章是受限到少点敷衍而下一章是受刑到多点叛乱,生命的重量可以相比可以相传,终有一天夺过的笋也会变软。
EggyEmpanada 2014-06-01
生死且无谓,何以论英雄。“人性”本身终究是生而为人最难以挣脱的樊笼,“嬉笑怒骂”,却笑不出,更骂不动。两个故事和充当小标题的二部曲式搭配贴切,又被**风格所统一,真好。以人为主体构建的大全景镜头看得人唏嘘不已。
秦诺诺 2021-04-29
3.5星,“你没有读过历史书吗?这就是波兰真正的悲哀”。波兰的悲哀用导演的这种方式来呈现,究竟够不够,就让观众自己去揣摩吧。仔细一想这确实也是很难拍的毕竟这悲哀是一种怎么说呢大部分时候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吧。。。
Lin Nashty 2021-04-28
2021.4.28上海波兰电影大师展 -“我感觉我的生活就像是***。”-“那是因为你已经没有了信念。”结尾的远景意味深长。
奈德来福 2014-11-02
第一段小人物被**的无情摆布,幸好是喜剧,晃晃荡荡愤世嫉俗,一样是*一样的生活倒不如去参军早点死运气好还能混个名头,令人绝望的选择呢。第二段气氛沉郁的俘虏营尖锐的冲突不如说是当时波兰的缩影,虚幻的英雄滑稽的现实和权威,还是会回到那种厌世的理性态度,所以说战争啊战争。
贤洛野 2021-05-06
一个是误打误撞的真英雄,一个是只存在于战俘想象中的假英雄。第一个故事的喜剧色彩更浓,第二个回味十足。被德国人囚禁的波兰军官已然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不是不想逃,而是逃出去也不知道做什么,那不如在围**抽烟侃大山,偶尔吃点黄油、面包和咖啡。那个被困在*楼的“英雄”,不但自己活得无奈,对同伴们来说也成为了一种奇怪的负担,时刻提醒着他们的不作为。扎克在*场上的就义不失为一个转折点:老英雄在谁也看不见的管道中死去,新英雄在光天化日下诞生(尽管这伴随着他生命的终结),或许战俘们的心理会由此发生变化?
DIRT 2021-04-28
好灵的导演,感觉是个天才(?),两个各异的短片对应两段各异的音乐,很妙,剧情和镜头也很好,说不清的好……特别是第二段的镜头!ps.酒精无论何时都是好登西! 21.4.28波兰电影大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