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代价原名:***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又名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丧失荣誉的卡特琳娜、嘉芙莲娜的故事、The Lost Honor of Katharina Blum。1975年剧情、犯罪类型片,创作于西德地区,具有德语语言版本。由沃尔克·施隆多夫、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执导,并由海因里希·伯尔、沃尔克·施隆多夫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安吉拉·温科勒、马里奥·阿多夫、迪特尔·莱瑟、尤尔根·普洛**、海因茨·本奈特、汉娜洛蕾·赫格、Rolf Becker、Harald Kuhlmann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75-10-10公映。
年轻美丽的西德女孩卡塔琳娜•布鲁姆(Angela Winkler 饰)有段失败的婚姻,她偶然在亲戚家的晚会上邂逅英军男子路德维希•戈顿(Jürgen Prochnow 饰),两人一见钟情,并共度浪漫的一夜。然第二天一早,**破门而入,四处搜查,戈顿已不见踪影。原来戈顿系警方通缉的***,卡塔琳娜被作为同犯逮捕。 警方的搜捕轰动一时,《图片报》记者托特盖斯(Dieter Laser 饰)四处打探消息,搜集卡塔琳娜的隐私。他将搜集到的素材提供给警长拜茨迈纳(Mario Adorf 饰),警长再将这些作为证据,对卡塔琳娜进行严刑拷问。原本生活平静的卡塔琳娜一瞬间跌至谷底…… 本片改编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的同名小说。
该片突破了当时西德电影中的政治禁区,以其真实的内容、通俗的风格和纪实性的手法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导演对人物的刻画简洁明快,使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
石墙 2011-09-15
拨乱反正了。在极权的东德成为一贯的批判对象时,它告诉你西德的国家机器也是一样的令人不堪;在媒体的****被寄予正义的厚望时,它告诉你没有道德准则的言论会给当事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和自由,都被利用了。
vivi 2015-07-21
每一次都很佩*德国的女演员,他们体内就是有一股任性、韧性和野性。这**的媒体。
YiQiao 2021-02-05
口诛笔伐 言语比人们通常以为的要锋利和尖锐 当文字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在公众领域流动 开始承担观念传播 思想传递的功能时 那么言语相当于不断进化的人类**摧残被攻击者的精神和意志//或许有太多西方意识形态视角下批评东德统治的电影 然而国家而已 都是类似的//新闻自由已死 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献上花圈 来来往往只有门口的两只石狮子干净
粟熙 2009-04-01
德国的媒体暴力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儿和施法隆多夫展现得如此淋漓**。而在“******和“明星电话外泄”后,国内影视人聚焦的却是“隐私暴露”和“艳色”上,为此最后我们看到的便是如“601个电话”这样让人崩溃的电影。
按时对话法 2015-06-02
3.5/5 1.**的代价译名太差 2.才知道改编自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 3.看得出导演很愤怒的样子 但在一些地方的处理显得过于直接 过于尖锐 包括警长的设置 记者的行为方式 最明显的是最后葬礼上编辑的说话姿态 显得过于想表现讽刺 过于尖刻就难免显得低级 4.“并非故意 绝非偶然 且不可避免”
ζωήιδ 2012-10-31
还以为又是东德政治片,没想到最后竟然成了讽刺滥用新闻自由片,西德那时候也没好到哪儿去啊……越来越觉得德语好听是什么(洗耳**)水平?还真吃冷美人那一套
思考的猫 2009-10-14
表现****下,媒体局限性和群众盲从性的佳品,在同类题材中气氛更压抑。
有心打扰 2019-03-10
在暴力的权力机构裹挟和无耻的新闻***纵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和信任显得多么可贵。冷峻残酷的影像风格从头至尾,结尾处两个身穿囚*的犯人挚情拥抱和新闻老总义正言辞的演讲,多么有趣的一组对比。
醉梦·聊生 2021-12-08
尾声被卡塔琳娜干掉的记者追悼会,将全片讽刺新闻自由这个重心不带任何隐藏地宣布出来,卡塔琳娜强烈爱上路德维希并极力**的执著一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坚持,相比单纯抨击媒体博人眼球挖人隐私,要更能激起观者心绪。
brennteiskalt 2020-06-18
伯尔的这部时讽类作品是创作于震怒之中,因此才会写成一部辛辣的战争檄文,矛头直指《图片报》的颠倒黑白。施隆多夫和冯特罗塔的电影改编本出在更为客观的角度上,本应更深入地研究公权力与媒体如何沆瀣一气,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作***的勾当。但他们的改编太过中庸太过保守。一方面希望观众对女主角共情,却不给足够的剧情空间;另一方面又让媒体反派**得如此无脑,剥夺了观众反思的空间。影片在形式上的僵化钳制住了它讽刺效果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