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Positive School / Casablanca Beats / 卡萨布兰卡节拍
演员: Ismail Adouab Nouhaila Arif Samah Baricou Abdelilah Basbousi Anas Basbousi
上映时间:2021-07-15(戛纳电影节) / 2021-11-17(法国)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高昂响亮原名:Haut et Fort,又名Positive School、Casablanca Beats、卡萨布兰卡节拍
阿纳斯以前是一名说唱歌手,他在卡萨布兰卡一个工人社区的文化中心找到了工作。在这位新老师的鼓励之下,学生们努力摆脱传统的束缚,通过嘻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更加充满热情。
蓝河的风儿 2022-12-04
更应该叫《北非有嘻哈》or《**新说唱》。可以确定和《纽带》一样是为了“多元性”而塞进主竞赛片单。又或者福茂出于本片立意,为斯派克李准备了这部电影。形容一下就是“看上去超有特色,结果拍得毫无特色”。影评人写短评时纷纷提到《死亡诗社》《墙壁之间》《放牛班的春天》这些同为教学相关的影片,很明显,《高昂响亮》真的模仿得太多了,毫无自己的创意。主创对于这部作品的特色全部押宝在极有态度的**说唱表演上,台词确实是生猛尖锐了,影片故事照样乏善可陈。而且还有视点切换得也太*繁了,老师还有**学生都要拍一下,叙事线索过于杂乱,完全不流畅。结尾部分稍有点小触动,但真的不想给这种一点都不cinema而拿大把说唱糊你一脸的“表态电影”多打哪怕一颗星。
苏黎世的列车 2021-09-28
嘻哈文化和***宗教格格不入。裹着头巾玩hip-hop画风很奇怪,也是电影要探讨的主题,**人的节奏和韵律感真好,种族天赋。拍得太流水账了,要不是动感的音乐,我可能提前离场了。(BJIFF/Day12/Scene36)【中国电影资料馆】
陀螺凡达可 2021-09-16
八英里,死亡诗社,再来点墙壁之间。舞蹈和说唱戏都还挺好看。
德小科 2021-07-16
假嘻哈,真政治。但两头都没有顾好,角色塑造更是一盘散沙。可能是为了献礼斯派克李才选进主竞赛吧。
胤祥 2021-09-29
#11th BJIFF# 前入围2021戛纳主竞赛。虽说这个及格也勉强,但是戛纳主竞赛一点问题都没有。片子大概是个《墙壁之间》的立意(课堂辩论明显是那里来的),《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的桥段(尤其结尾就是放牛班的纸飞机嘛),但拍出来就是个《摩洛哥新说唱》节目的思路,各个学员居然还都有自己故事线,有在**指导下的进步,还有公演哈哈哈哈哈……**自己故事线基本是胡搞就不说了。演员比较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是按歌舞片逻辑做的(唱段的主观性和无时间性等等)。把说唱政治化并不新鲜,但影片提出了一种用外来说唱文化建构一种对抗性的ZZ力量还cue了***之春,这个就有意思了(主竞赛的点应该在这里),再加上虽然有点重心偏移的宗教mix女性问题就是妥妥了。之前看过这个导演两部长片居然没有任何印象也是…
AlanX 2021-09-19
#2021北影节# 7分,电影主旨很明确,但探讨不够深入,故事铺垫也较少。文化与宗教的矛盾,不同**、不同身份的人之间的矛盾,很难找到一个尺度去调和,这些矛盾给新一代人的身份与自我选择带来纠结与愤怒,而说唱成为了其中一个压力发泄口,也促使他们开始思考,敢于斗争。
九尾** 2021-09-17
三星半。独属于摩洛哥的黑色青春片。没有过多技巧,只有对现状的勇敢呈现。华彩部分属于直击灵魂的歌词,属于那些无法言说的舞蹈语言。他们用音乐传达了他们沉默中如火的愤怒。当那个女孩站铁轨上,对**说出你没有权利左右我,当那个男孩站在家里,面对冷漠的兄长,说出自己可能永远不能拥有的人生。那些呐喊的灵魂,令人为之泪下。也许所谓"态度",就是最疼痛,最真切,最坚定,也最难抵达的,盛开在生命最初的本真。
Garmonbozia 2023-01-25
21戛纳主竞赛补完,主竞赛最差的一部
刘小黛 2021-07-17
#戛纳#主竞赛。一部重复rap歌唱片进了主竞赛,大跌眼镜。即使前半段隐喻****的歌词和课堂辩论,也掩盖不了电影拍摄本身的贫乏。母亲带走女儿学唱rap因为怕带来危险,映照某个国度文化**。摩洛哥,***教,***语,题材占优。
桃桃林林 2021-09-28
比较套路,不过这种片子重要的还是带出话题。另外,也点出了说唱的核心该是底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