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记得又名Return Unto the Ground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作品。参与了第65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单元的评选。 影片讲述了一个永恒的故事,始于手风琴老人的独白,及至戴望舒与**的爱情,并在其中渗入了一系列宏大的主题元素,宗教与梦境,理想与现实,新生与死亡,狂欢与孤独,意识形态的桎梏,以及对人性的深掘。其 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呢喃,则契如《暴雨将至》中“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的慨叹。 影片尚在写剧本之时,就曾引起很大争议,因为它无法定义,更无法被归入某种类型。这是由梦境组成的故事,充满戏剧化的舞台感与间离感,是对现实的一种诗性描摹。
小方盒 2016-07-30
张晴帆同志是幸福的。张晴帆同志的观众是不幸的。
涵清 2015-10-03
最大的感触就是,风景如画。再就是他去城里找**,误以为**被批斗,却无任何作为。他曾说过,将来,他也是他自己。可是,他始终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抑或这就是那位盲者说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简介里说,爱的浪潮从席上涌来。很可惜,我没感受到多么浓烈的爱。
Larch 2017-07-29
不可否认政治上的理想主义者也是文艺的。
漓清 2015-09-07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有很多关于**关于***关于****的抱负 但是一上来 总是有种匠气 仿佛不要生活在生你的这片土地上了 怎么可以这么小家子气 说着城市并不是父亲所描绘和希望的样子 便要回家 躲着吗?怎么不想想 自己其实可以和父亲一样去努力争取自己所想的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