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Bones and Names
演员: 哈利·露易丝·琼斯 戈德哈尔德·吉瑟 米莱娜·德赖斯 露易丝·赫尔姆 恩斯特·施托兹
上映时间:2023-02-19(柏林电影节) / 2024-01-18(德国)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骨与名原名:Knochen und Namen,又名Bones and Names
导演的三观,看得人想离席...(电影节的时候确实有人提前离席...)
惊喜的小成本**作,有点海格的味道,虽然电影语言风格迥异。喜欢那些cutaway的段落,实际上是导演自己人生很多元素和片段的综合,而非只是一个探讨同志亲密关系的电影。导演自己说一开始只有亲密关系的,后来就越加越多,索性就成了一个有点自传性质的东西。亲密关系之外的段落扩大了影片的光晕,营造出了一个less intimate但是更广大和意涵丰富的世界。克制和不狗血的讲述方式也很德国。镜头语言简单直接,好在节奏把握的不错,不拖泥带水。对于**作来讲值得称赞。和海格的不同在于,海格是非常彻底的写实,近乎真实。而该片很明显“表演”痕迹很重。不论是演员的表演,亦或是某种类似舞台的镜头角度和调度。但这种“表演性”并没有伤害到故事,反而让它更加精炼了。挺神奇的。男二好帅。@Berlinale 2023
并不是安德鲁·海格的风格,被骗了。男主这一对八年的文艺情侣夫夫,他们只要把话说出来就能解决问题吧,看得好着急,导演这么搞就是为了配合这个“问题**,人人都有问题”的编剧思路吧,不过每段戏最后的德式小幽默还不错。
「爱酷」围绕同***作家和演员的职业分配,再配上极简的室内装饰和镜头运动、置景中的电影海报和简单切割后的古典音乐,塑造了文学性的主人公形象,并且围绕着“戏剧-小说-电影-现实-真实”这一五角在(电影中的)戏剧内外、电影内外上演(导演映后表明不愿提分手的事)。色彩选用大篇幅的白色(海报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以及特别强调的milk blue,联系到现实疫情期间以及影片中对于“棺材”的意象-行为效果,可感知到之于分离的不安全感。
#BJQFF2023🌈#歌德学院有导演映后,这天刚好是光棍节。导演Fabian Stumm人长得帅还才华横溢(编导演集一身),他不仅喜欢古典乐还对Taylor Swift情有独钟。电影源于一场失恋,导演坦言疫情期间在困顿中回溯过往,顿觉万物皆空,悟出了何为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人死后只剩下骨灰与名字”,这也是《骨与名》片名的由来。主创并未局限于男男情感,而是白描了一幅柏林市民群像,也不时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刻(抖机灵的段子让人想到《必是天堂》),“戏中戏”的设计反倒缺乏新意,不足之处还有情节细碎结构松散,有些情节前后并无任何联系(众多出场人物也让观众摸不着边际)。最让人惊艳的是戛然而止的结尾(开放式结局),黑人小女孩的独舞仿佛是在反抗规训与虚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由而存在。
文青男同伴侣的相处之道。故事主要以做演员的男主(也是导演本人)视角展开,呈现了他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一系列态度和情绪的转变。伴侣认为他在镜头里有特写**是不妥的,他却不以为然;表演中他饰演一个涉足三角恋情并被一男一女包围其中的人,他也在这段虚拟的关系里逐渐迷失,并模糊了戏剧和现实的边界;甚至,在伴侣的作品里代入了自己,致使他感到**。作为演员的他,将“表演”这一行为逐渐引入到生活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起了变化。一方面导演试图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真实平淡的样貌,以及其中流淌的细小的幽默感;另一方面,大量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包括对音乐的粗暴切段,其实都是在呈现另一种对生活的“搬演”。美学场景上多呈现素净的极简风,中近景偏多,以映衬出人物稍显疏离但又试图亲近的情感关系。整体观感还是挺有趣的。
**勃兰登堡协奏曲的乐声中 一个面对摄影机自白的面容闯入视线 它同时面对真实与虚构说话 也促成了外在的身体反应与难以捉摸的心理**之间的沟通 极简主义风格的住宅不像住宅 像剧场像美术馆 当中人物的身体大多数时候是被截断的 没有腿只有头部和腰部 我们不能“看到”只能“看出”他们牵手——也正是在此时 戏剧入侵现实 登堂入室 只有平躺(死去)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即便那时只剩下了骨与名
【C】或许会被误解为“海格”式的影像,但这里的亲密关系是注定在不断的演绎中走向分离,又或者他者的介入,因此它维持住了在交响乐中的**(类文青同志短剧的幽默感),但连交流的正反打都强调着疏离,戏中戏更是让情感失焦。这样的归纳式,是无法让具体的“讨论”带有思辩的魔力,因为“海格”的魔力恰恰建立在亲密之上。
失和、孤独、死亡……恐惧是生活流中的镪水,Joni通过文学,Boris历经表演,去接触与分解,有人走向豁达,就有人坠入迷茫,终归很难在同一个平面执手相视,但恐惧是多么必然的落脚点啊,又不可能有多少个能跟棺材铺老板那样笑言骨与名,只道是又一个清晨来临,他回来吃面包,而你说去煮咖啡。由自我生发,以朋友取材,这部电影的私人化却又不只是对周遭的回顾,之于关系、之于爱、之于某根刺、之于可能性,都有太多出人意表的刺探。@ 歌德学院,终于跟小马赶上一场爱酷,没断掉这几年传统。导演映后,相当透彻。
#德国文化中心 #酷儿 镜头和音乐的切换都很干净,映后导演一直笑嘻嘻的。 顽皮的小女孩偷东西,电话恶作剧,最后的跳舞,都很有趣。啊! 戏中戏,演员情绪发泄出来,导演却陷入了情绪之中。此刻该有香烟。 因为一直在思考死亡,甚至把爱人在小说中写死,害怕失去却想知道失去之后会怎样? 纪录片般真实的电影。
huening 2023-06-26
导演的三观,看得人想离席...(电影节的时候确实有人提前离席...)
Unbeliever 2023-02-21
惊喜的小成本**作,有点海格的味道,虽然电影语言风格迥异。喜欢那些cutaway的段落,实际上是导演自己人生很多元素和片段的综合,而非只是一个探讨同志亲密关系的电影。导演自己说一开始只有亲密关系的,后来就越加越多,索性就成了一个有点自传性质的东西。亲密关系之外的段落扩大了影片的光晕,营造出了一个less intimate但是更广大和意涵丰富的世界。克制和不狗血的讲述方式也很德国。镜头语言简单直接,好在节奏把握的不错,不拖泥带水。对于**作来讲值得称赞。和海格的不同在于,海格是非常彻底的写实,近乎真实。而该片很明显“表演”痕迹很重。不论是演员的表演,亦或是某种类似舞台的镜头角度和调度。但这种“表演性”并没有伤害到故事,反而让它更加精炼了。挺神奇的。男二好帅。@Berlinale 2023
**电影 2023-03-28
并不是安德鲁·海格的风格,被骗了。男主这一对八年的文艺情侣夫夫,他们只要把话说出来就能解决问题吧,看得好着急,导演这么搞就是为了配合这个“问题**,人人都有问题”的编剧思路吧,不过每段戏最后的德式小幽默还不错。
三岛 2023-11-11
「爱酷」围绕同***作家和演员的职业分配,再配上极简的室内装饰和镜头运动、置景中的电影海报和简单切割后的古典音乐,塑造了文学性的主人公形象,并且围绕着“戏剧-小说-电影-现实-真实”这一五角在(电影中的)戏剧内外、电影内外上演(导演映后表明不愿提分手的事)。色彩选用大篇幅的白色(海报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以及特别强调的milk blue,联系到现实疫情期间以及影片中对于“棺材”的意象-行为效果,可感知到之于分离的不安全感。
瑞波恩 2023-11-14
#BJQFF2023🌈#歌德学院有导演映后,这天刚好是光棍节。导演Fabian Stumm人长得帅还才华横溢(编导演集一身),他不仅喜欢古典乐还对Taylor Swift情有独钟。电影源于一场失恋,导演坦言疫情期间在困顿中回溯过往,顿觉万物皆空,悟出了何为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人死后只剩下骨灰与名字”,这也是《骨与名》片名的由来。主创并未局限于男男情感,而是白描了一幅柏林市民群像,也不时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刻(抖机灵的段子让人想到《必是天堂》),“戏中戏”的设计反倒缺乏新意,不足之处还有情节细碎结构松散,有些情节前后并无任何联系(众多出场人物也让观众摸不着边际)。最让人惊艳的是戛然而止的结尾(开放式结局),黑人小女孩的独舞仿佛是在反抗规训与虚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由而存在。
朝阳区妻夫木聪 2023-11-11
文青男同伴侣的相处之道。故事主要以做演员的男主(也是导演本人)视角展开,呈现了他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一系列态度和情绪的转变。伴侣认为他在镜头里有特写**是不妥的,他却不以为然;表演中他饰演一个涉足三角恋情并被一男一女包围其中的人,他也在这段虚拟的关系里逐渐迷失,并模糊了戏剧和现实的边界;甚至,在伴侣的作品里代入了自己,致使他感到**。作为演员的他,将“表演”这一行为逐渐引入到生活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起了变化。一方面导演试图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真实平淡的样貌,以及其中流淌的细小的幽默感;另一方面,大量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包括对音乐的粗暴切段,其实都是在呈现另一种对生活的“搬演”。美学场景上多呈现素净的极简风,中近景偏多,以映衬出人物稍显疏离但又试图亲近的情感关系。整体观感还是挺有趣的。
法外之徒 2023-07-22
**勃兰登堡协奏曲的乐声中 一个面对摄影机自白的面容闯入视线 它同时面对真实与虚构说话 也促成了外在的身体反应与难以捉摸的心理**之间的沟通 极简主义风格的住宅不像住宅 像剧场像美术馆 当中人物的身体大多数时候是被截断的 没有腿只有头部和腰部 我们不能“看到”只能“看出”他们牵手——也正是在此时 戏剧入侵现实 登堂入室 只有平躺(死去)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即便那时只剩下了骨与名
Cardinal 2023-08-03
【C】或许会被误解为“海格”式的影像,但这里的亲密关系是注定在不断的演绎中走向分离,又或者他者的介入,因此它维持住了在交响乐中的**(类文青同志短剧的幽默感),但连交流的正反打都强调着疏离,戏中戏更是让情感失焦。这样的归纳式,是无法让具体的“讨论”带有思辩的魔力,因为“海格”的魔力恰恰建立在亲密之上。
Mr. Infamous 2023-11-11
失和、孤独、死亡……恐惧是生活流中的镪水,Joni通过文学,Boris历经表演,去接触与分解,有人走向豁达,就有人坠入迷茫,终归很难在同一个平面执手相视,但恐惧是多么必然的落脚点啊,又不可能有多少个能跟棺材铺老板那样笑言骨与名,只道是又一个清晨来临,他回来吃面包,而你说去煮咖啡。由自我生发,以朋友取材,这部电影的私人化却又不只是对周遭的回顾,之于关系、之于爱、之于某根刺、之于可能性,都有太多出人意表的刺探。@ 歌德学院,终于跟小马赶上一场爱酷,没断掉这几年传统。导演映后,相当透彻。
无牙仔最乖了 2023-11-12
#德国文化中心 #酷儿 镜头和音乐的切换都很干净,映后导演一直笑嘻嘻的。 顽皮的小女孩偷东西,电话恶作剧,最后的跳舞,都很有趣。啊! 戏中戏,演员情绪发泄出来,导演却陷入了情绪之中。此刻该有香烟。 因为一直在思考死亡,甚至把爱人在小说中写死,害怕失去却想知道失去之后会怎样? 纪录片般真实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