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Taman-taman
上映时间:2024-05-12(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公园原名:公園,又名Taman-taman
看完感觉受到双重欺骗。首先是fiction而不是non-fiction,导演映后非常直白地说基本都是scripted;其次是关于拍摄对象,原来他们是网路上找来的“会写诗歌散文的在台印尼人”,至于那些劳工故事,也是有意创作编排罢了。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把镜头再对准那些印尼劳工,只能联想到是在剥削他们以凑热点“**”话题的企图。就算编故事说一下“我是先关注到在台印尼劳工的处境”也好啊(算了,还是实话实说好😅
#VdR2024# 這是一部初看有點難捱但越看越有味道的作品。夜晚的台南公園,兩位在台印尼友人總在這裡聊天、讀詩、感懷,這是獨屬於他們的私密角落。二人用詩作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傳遞對生活最細膩的體悟,最質樸的情感。這部電影形式非常特別,與其說是虛實結合,不如說是劇場實驗更為貼切。電影神奇般地把公園當做一個自由想象的活動場域,看似是排遣無聊的日常對話,卻充滿饒有趣味的精妙設計,從有限的空間延展出寬廣的維度。現如今台灣紀錄片導演的眼界早已不局限在台灣人自己,有關註逃跑越南移工被過度執法的《九槍》,也有聚焦在台印尼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公園》,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台灣這片土地溫柔、博愛、生生不息的力量。
“哪个比较蠢?生而为人?亦或是生而为印尼人?” “我以为这些电影制作者只是在开玩笑。为什么要麻烦收集被边缘化的印尼故事?离开数千公里的故乡,只是为了发现另一个更令人伤心的现实。”
本屆TIDF目前為止觀影體驗最好的一部,雖然也在想這是否還算是「紀錄片」。 聲音的處理非常天才。散場後問導演,是否特意要求兩個主人公一直穿同樣的衣*,導演說是,為了體現無數個夜晚其實就是一個夜晚。「夜晚是無止盡的」。
很喜歡那個保安室,雨是夢。 後來我們也去了台南公園。
@Tuschinski|idfa2024 年度最佳候选(是最佳不是十佳) 声音作为空间的向导,把思绪牵至九霄之上;开窗做梦,邀请同乡诉衷肠。 塞拉在《神向我行奇事》里把麦克风藏到饼干盒,然后让角色在周围踱步;而《公园》让麦克风成为连接另一个时空的通道,它让《幻梦墓园》里凝视的虚无显了形,却未让潮湿的悲伤偷跑半点。
7.8 一些现时诗意和公共性的魅力,将多个夜晚写进一个夜晚。前半段更好,后半段有些找不到更多巧思了。
#idfa 作为direct cinema原教旨主义者虽然不喜欢对纪录片进行fiction处理,但将印尼劳工的故事处理得幽默又诗意确实是对海峡这边还在搞苦大仇深做派的作者有一些启发。
好讨厌,几乎全由脚本设计的互动和情节,只能叫**演员的(无)剧情电影吧。甚至觉得是对印尼劳工故事的appropriation。主创Q&A坦白简单到令人惊诧。这次IDFA碰上两个假纪录片对整个电影节选片的**考察都产生了怀疑。忍不住又在心里大问一遍Can the Subaltern Speak?
好喜欢。在异国他乡遇上来自同乡的知己,用自己的生**验和感悟建构公共空间,最后或许还是要离开,或是回去,或是继续飘零,但空间却永远留在了那里。刚开始看的时候还在想说如果有QA会想问有多少是剧本成分,越看到后面就越觉得虚虚实实都已经无谓探究,就有点像是刚开始的对话是在乎形式、亦或者从自己的经历展开,但到后面越来越关心他人的、周围的事,从私人朋友的垃圾话到公共空间的变化就这样温柔地延展开来,分不清是具体是对何爱意绵绵,但确实那些体贴的严肃就此留下。羡慕能拍出这种散步电影。
popqueen 2024-11-18
看完感觉受到双重欺骗。首先是fiction而不是non-fiction,导演映后非常直白地说基本都是scripted;其次是关于拍摄对象,原来他们是网路上找来的“会写诗歌散文的在台印尼人”,至于那些劳工故事,也是有意创作编排罢了。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把镜头再对准那些印尼劳工,只能联想到是在剥削他们以凑热点“**”话题的企图。就算编故事说一下“我是先关注到在台印尼劳工的处境”也好啊(算了,还是实话实说好😅
Mr. Lei 2024-05-12
#VdR2024# 這是一部初看有點難捱但越看越有味道的作品。夜晚的台南公園,兩位在台印尼友人總在這裡聊天、讀詩、感懷,這是獨屬於他們的私密角落。二人用詩作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傳遞對生活最細膩的體悟,最質樸的情感。這部電影形式非常特別,與其說是虛實結合,不如說是劇場實驗更為貼切。電影神奇般地把公園當做一個自由想象的活動場域,看似是排遣無聊的日常對話,卻充滿饒有趣味的精妙設計,從有限的空間延展出寬廣的維度。現如今台灣紀錄片導演的眼界早已不局限在台灣人自己,有關註逃跑越南移工被過度執法的《九槍》,也有聚焦在台印尼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公園》,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台灣這片土地溫柔、博愛、生生不息的力量。
lll 2024-11-05
“哪个比较蠢?生而为人?亦或是生而为印尼人?” “我以为这些电影制作者只是在开玩笑。为什么要麻烦收集被边缘化的印尼故事?离开数千公里的故乡,只是为了发现另一个更令人伤心的现实。”
🍅 2024-05-12
本屆TIDF目前為止觀影體驗最好的一部,雖然也在想這是否還算是「紀錄片」。 聲音的處理非常天才。散場後問導演,是否特意要求兩個主人公一直穿同樣的衣*,導演說是,為了體現無數個夜晚其實就是一個夜晚。「夜晚是無止盡的」。
长江动物园 2024-09-22
很喜歡那個保安室,雨是夢。 後來我們也去了台南公園。
栗子酱 2024-11-17
@Tuschinski|idfa2024 年度最佳候选(是最佳不是十佳) 声音作为空间的向导,把思绪牵至九霄之上;开窗做梦,邀请同乡诉衷肠。 塞拉在《神向我行奇事》里把麦克风藏到饼干盒,然后让角色在周围踱步;而《公园》让麦克风成为连接另一个时空的通道,它让《幻梦墓园》里凝视的虚无显了形,却未让潮湿的悲伤偷跑半点。
Pincent 2024-07-20
7.8 一些现时诗意和公共性的魅力,将多个夜晚写进一个夜晚。前半段更好,后半段有些找不到更多巧思了。
麦良 2024-11-29
#idfa 作为direct cinema原教旨主义者虽然不喜欢对纪录片进行fiction处理,但将印尼劳工的故事处理得幽默又诗意确实是对海峡这边还在搞苦大仇深做派的作者有一些启发。
**IPA 2024-11-18
好讨厌,几乎全由脚本设计的互动和情节,只能叫**演员的(无)剧情电影吧。甚至觉得是对印尼劳工故事的appropriation。主创Q&A坦白简单到令人惊诧。这次IDFA碰上两个假纪录片对整个电影节选片的**考察都产生了怀疑。忍不住又在心里大问一遍Can the Subaltern Speak?
匣中猫 2024-11-23
好喜欢。在异国他乡遇上来自同乡的知己,用自己的生**验和感悟建构公共空间,最后或许还是要离开,或是回去,或是继续飘零,但空间却永远留在了那里。刚开始看的时候还在想说如果有QA会想问有多少是剧本成分,越看到后面就越觉得虚虚实实都已经无谓探究,就有点像是刚开始的对话是在乎形式、亦或者从自己的经历展开,但到后面越来越关心他人的、周围的事,从私人朋友的垃圾话到公共空间的变化就这样温柔地延展开来,分不清是具体是对何爱意绵绵,但确实那些体贴的严肃就此留下。羡慕能拍出这种散步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