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又名In Public。2001年纪录片、短片类型片,创作于中国大陆地区,具有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由贾樟柯执导,并由贾樟柯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于2001-04-28(中国大陆)公映。
在时长约31分钟的该片中,所记录下的公共场所包括:一个郊区小火车站深夜的候车室、一个矿区附近黄昏时分的汽车站、一辆不知开往何方向的公共汽车、一个由废弃公共汽车改造成的小餐馆和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兼具台球厅、舞厅等多种功能)。 此外,影片还记录下了在这些公共空间里来来往往的人们某些时间段的行为:一个穿军大衣的中年男子一直在等待,终于等来一个年纪相仿的**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面粉从走下火车;一个老人在铁栏后极其耐心地拉好上衣的拉链,汽车把老人带走,却落下一个气喘吁吁的年轻女子,在她百无聊赖地等待下一辆汽车到来时,矿区的天空下响起钟声;如此,等等。
润物 2008-09-11
这部记录片可能很多很多人看了以后都会破口大骂,都会问贾樟柯到底在做什么?其实他也没做什么,他只是记录了生活中的人们,记录了他们的表情。但当走进新**的歌声在那样的场合响起的时候,一切的感觉又不同了。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力量,内心的触动。
独行侠**阿何 2017-01-22
三角形焦点构图,长镜头(固定镜头和从左至右的横移镜头结合),摄影调度和构图美学值得研究。拉衣链大叔搞笑逗乐。大山西,候车室,公路巴士,火车厢餐厅,桌球室,舞厅,轮椅上的***挂饰,一派新世纪初人们生活状态的光景和缩影。@RMCA[1.18看的]
狄飞惊 2018-05-11
我现在也经常会有种错觉,自己的眼睛就是手机或者摄像机,所见即所得,等意识到看见了并没有被保存,还会觉得遗憾,风景一直在错过,却没办法去弥补。
晚不安 2018-08-24
神作,值得载入史册大书特书的那种。比剧**更有意思,提出了一种“终极”的纪录片观念。但拍成长片谁也受不了,现在这个长度正合适。贾樟柯对人物没有过多好奇,只是捕捉到了一些形象。镜头对人物没有丝毫的黏性,不打出字幕以进一步减少关联。说得严重些:人物不是人,而是“物”,作为整体空间的部分存在。他甚至不在意暴露拍摄者的身份(片中一个小孩点明摄影机的存在),因为他真正感兴趣的是空间,因此声音的在场格外重要,通过声音设计进行空间的关联。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固定的空间,流动的人,面孔的力量不是表现的重点,“公共”的概念被强调了。这种观察是完全没有企图的,整部片呈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打破了纪录片的常规建制。纪录片可以不讲故事吗?可以。**的纪录片可以拥有静态美吗?可以。或许,这才叫真正的原生的纪录片。
凉水 2012-09-06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无为而治】的拍摄手法,好像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只是静静的让摄影机拍摄走过的人群,有表情也好无表情也好,画面也并不精致甚至连构图都没有将就,有种说不出的触动。
赱馬觀♣ 2019-05-27
国产特色标语高反差前景**的所谓高级拍法,看多之后已生疲态,并超越大陆港台流行金曲背景声而荣登贾氏俗套榜第一……反倒当镜头专焦在瘪嘴老头的拉链久拖不动让人忍俊不禁。捕捉到此别致一幕所需之独特喜剧视角部分程度上也确保了科长日后剧情长片的可看性。
Panda的影音 2020-03-19
公共场所:https://v.youku****/v_show/id_XMjk3MzAyMzY=.html → 该片是导演贾樟柯应韩国全州电影节“三人三色”计划所拍摄的记录短片。该电影节每年从全球选三个导演,资助每个导演拍一个 30 分钟的作品,然后组成一个长片。贾樟柯参与2001年全州电影节的命题拍摄,当时的电影主题是“空间”,《公共场所》应运诞生。-李玉茜(?)
**爷 2018-10-02
“因为我又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的角色去寻找依据,我又回到了生活的场景里,并从那里接到了地气。——《<公共场所>自述》”
薇羅尼卡 2019-11-13
好像做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做。但毋庸置疑的是,里面包含着之后很多部贾樟柯长片的影子,他对于小县城底层生存状态的关注真是一以贯之。
黑骨精 2011-06-04
短片全篇一共分了六个场景,每个场景都给人们展现出中国人的茫然、贫穷、无序的一种状态。这部片子显然没有他六年前的《小武》高明,似乎是在刻意营造一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