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贝特之宴原名:Babettes gæstebud,又名芭比的盛宴(台)、芭贝特的盛宴、巴贝特盛宴、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
19世纪70年代,与世隔绝的丹麦北部的小村庄。一对督信路德教的***玛蒂娜(比尔吉特·费德施皮尔 Birgitte Federspiel 饰)和菲丽帕(博迪尔·吉尔 Bodil Kjer 饰)平日里深居简出,在做牧师的父亲的引导下,不惜牺牲爱情,全身心地献身于宗教事业。好心的姐妹二人收留了一个由巴黎避乱而来的女子巴******妮·奥德安 Stéphane Audran 饰)。身世神秘的巴贝特原来是**餐厅的名厨。巴贝特幸运地获得了**巨额彩金一万法郎,为了回报这对好心的姐妹,巴贝特决定在两姐妹父亲的忌辰时亲自掌厨,为村民奉上一桌正宗丰盛的**大餐。 本片根据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纳森的小说改编而成,荣获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并获得1987年第40届戛纳电影节***人道奖,以及*****第4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玑衡 2011-04-21
真正的古典之作,人物与情节看似极其简单的,而所有的情感与嗟叹都蕴含在这简单中。本作关于虔诚与**,丹麦小城的的居民们看似都是一群死脑筋的禁欲主义者,需要隐居的大厨和**来发现尘世的乐趣。然而这两位选择把一生都耗费在这流放之地的大厨和**,岂非是更极端的禁欲的圣徒?
寒枝雀静 2018-11-15
A / 在北欧电影里看出日本电影的韵致(或许更接近**与意大利的杂合体?),从日常中缓缓展开神性与世俗的跨文化交融,妙不可言。摆脱了任何一个可以被归纳的类型,而以一种坚韧丰实的生活感贯穿始终。以行为、距离、**勾勒人物关系,拒绝执着于聚焦式叙事的立体感,仿佛画卷般平摊而开。用一个无“言”的仪式消解万千**,却也不多做评判,让影像中人物的状态互相挑逗甚至产生*动。某种程度上比《饮食男女》还要好。
芜城 2020-12-24
我疯掉了,这是哪位清**投资的电影吗,清**的生活真恐怖,有个让女儿过这种生活的牧师父亲更是恐怖中的恐怖。巴贝特第一次见识她们晚餐的时候,我笑死了,仿佛感受到了一位广东名厨来到北京后的愤怒。
幽灵不会哭 2013-05-27
非常美丽的一部电影,通过三个女性之间深刻的情感羁绊来表现出人性特别是女性精神的博爱与伟大,同时电影也通过美味的**大餐来对人性对于自由与美的追求进行了讴歌,一部看过之后倍感温暖的电影。
应许 2018-11-18
在宗教光芒之外开辟出人性的**地带,同时也是关于人生遗憾美学的。两姐妹年轻之际回避世俗**,*膺神性,如此深居简出三十年。巴贝特以法式大餐歆享列位**徒,主祷文所言“赐给我们今日的饮食”弥合着罅隙,引导着他们感恩向上,伴随口腹饕餮之欲,也捎来久远的青春往事,让那颗肃穆冷寂的心如旌旗般摇曳着。结尾寒夜的星空下,聚会散场,如同张枣诗“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得之意境。
桃桃林林 2012-06-10
美食都把人吃出感恩的心来了,好吃的东西真是启民智呐。将美食的极致与心灵的醒悟对应,很好的体验。前面是枯燥清冷的铺垫,于是到了影片的最后一部分,观众的情绪变化和享受与片中人物是等同的。
is4dog 2016-10-10
仁者见仁,虔诚者见神。我,一坚信人性**不可分、灭**等于***的功利主义者,看到的,通篇皆是讽刺。我不信写《走出**》的凯瑞布里克森会虔诚相信上帝。专门找出小说,一对比踏实了,果然。不是美食的“**锁骨菩萨”,是褒奖美(贬低人的意识形态毫无意义),剧本身100分,改编极佳
Navetek 2018-11-01
EUFF. 设定在19世纪中后叶,《巴》探讨的实际上是后达尔文**的宗教如何寻找其现代性。既然恩典与真理相遇,那么公义也应与极乐互吻。宗教得以抛弃表面的**而揭露其本质,它实际上是那种支撑起人们对生活的信仰的东西:不怕做出选择,接受别人的付出,大胆地去感觉这个世界。结尾的处理又将我们的这种思考延伸,将艺术放置于神的宝座之上未免过于抒情,但当那个姐妹拥抱巴贝特重复当年自己收到的期许,还是不禁泪目——我最终没有成为上帝的模样,可是我庆幸,你成为了。
Mademoiselle B 2015-01-02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电影想要探讨的主题不少,灵与肉、爱情、宗教信仰,可惜也只是浅尝辄止,不过至少让观众细致地了解到一顿正宗的法餐的流程和讲究。
madaoooo 2018-12-02
我相信在故事之下的真相更为残酷,结合洛伦斯的回忆和歌唱家的来信,杀害巴贝特丈夫孩子的**,和迷恋英格兰咖啡馆主厨的**是同一人,不难猜出**是出于倾慕巴贝特而杀害了他的家人,她的厨艺,是艺术也更是一种诅咒,这可能就是在村中多年,巴贝特从未施展她手艺的原因。另一方面看,晚宴令村民之间产生爱,也让巴贝特与其自身和解。